立冬事后,甘肃景泰的秋收竣事了。农田里时时还会看到平整土地的农民,为来年耕作做准备。
“今年玉米棒子平均产量一亩地2800斤,比以前的小块地每亩高一两百斤。”上沙沃镇段家井村党支部书记余有俐看着连片的高标准农田,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。
眼前这片高标准农田,是上沙沃镇2024年建设完成的。经由一年的莳植,集中连片、节水高效、稳产高产让土地焕发出了新活力。
段家井村土地的转变,正是景泰县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力见证。近年来,景泰县通过新建、刷新、扩建等方法,实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推进农业集约化、规;⑾执,让景泰的沃野乡下成为一片再生希望的野外。
土地“存量”变“增量”
沿着国道G338线寺滩段前行,宽阔笔挺的公路两旁,一片片平整的土地向远处绵延,田间蹊径、硬化沟渠纵横交织……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”的壮美田园画卷徐徐睁开。
景泰是古板农业大县,耕地面积118万亩(其中水浇地75.7万亩)。近年来,该县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安排,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,为全县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主要支持。
该县针对撂荒、弃种、无主等土地,逐地块查清位置、面积、用途等,建设了“底数一本账”。同时,激活“低效耕地”,实验部分联动、精准研判、挂图作战机制等步伐,全速推进土地要素精准包管。
同时,该县起劲向上争取用水指标,一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刷新,实验永泰川浇灌引水、引大入秦延伸增效景泰生态供水等重洪流利工程建设,鼎力大举生长高效节水浇灌,增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,周全筑牢农业工业生长基石。
“今年,我们在寺滩片区莳植了5万亩玉米和油葵,还种了少部分油菜籽、胡麻。”甘肃景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司理王卿朝说,这里日照、水源富足,种出来的农作物品质较量好,深受外地客户的喜欢。
统计数据显示,自2019年以来,景泰县已投资5.32亿元,建成高标准农田31.3万亩,在建3万亩。
“良田”尽显“科技范”
在景泰县高标准农田里,膜下滴灌、植保无人机一喷多促等手艺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。北斗导航、莳植“无人化”、智能化管护等手艺初见眉目,小麦玉米基本实现耕作收全程机械化。
“凭证试验效果,一亩地节水300立方米左右,就能节约100元左右,肥料使用率能提高20%左右。”景泰县农业手艺推广效劳中心高级农艺师周廷芬说,高标准农田接纳的滴灌模式,降低了田间湿度,镌汰了病虫害,因此农药用量也会镌汰,农产品的质量也就提高了。
高标准农田与高效化、智能化的农业科技实现了“双向奔赴”。
别的,今年景泰县喜泉团结供销社探索出在产前、产中、产后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、从手艺效劳到农资供应的全程托管“保姆式”效劳,一直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和效果,农民变身“甩手掌柜”,增进农业工业提质增效。
“今年我们还新增了农业社会化效劳,对喜集水村1600亩高标准农田玉米莳植举行了‘全程托管’。”该供销社主任卢有攀说。
农业新手艺、新装备、新效劳的落地应用,进一步包管了景泰县粮食生产实现稳产、高产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生长,越来越多切合条件的农田将会刷新成高标准农田。景泰县已经在寺滩乡、喜泉镇、上沙沃镇、漫水滩乡等州里建成高标准农田,这一规;菇绦┐。
墟落振兴“地气十足”
农田建设只有高标准、高质量,才华源源一直地带来高收益。
寺滩乡是景泰县最早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州里之一。配套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,现在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8.6万亩,建成蓄水池44座,总库容抵达847.5万立方米。
从空中俯瞰,巨细纷歧的蓄水池漫衍在寺滩乡广袤的土地上,滋润着周围的高标准农田,一经靠天用饭的旱砂地,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。
“我们村的2万多亩高标准农田承包给了公司,老黎民每亩地有500元左右的流转费。”寺滩乡疃庄村村委会副主任侯军元说,农户的收入比以前种旱砂地很多多少了。
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不少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后,还可以在配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就业,获取多重收益,这已经成为景泰县高标准农田项目笼罩村镇的“增收常态”。
别的,景泰县在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,加速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,壮大优势特色工业,鼎力大举支持培育新型农业谋划主体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。同时统筹推进漂亮墟落建设,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墟落,助力墟落振兴。